栏目头部广告

那些跨界“饮酒”的大佬们

去年疫情爆发,当时白酒基金依旧表现稳健,让酒水行业进入更多人的视线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越来越多其他行业资本以不同的方式入局酒水行业。

其实,跨界“饮酒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早期就有娃哈哈做酱酒、汇源集团买酒庄、复星入股青岛啤酒、天士力投资国台、联想做葡萄酒......但自从去年下半年来,似乎进入了一个小高峰。字节跳动、元气森林、华为、汉堡王、吉野家.....纷纷与酒水行业搭上关系。

有成有败的

早期探路者

一件事情的成功,很多时候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。比如,如果娃哈哈的酱酒坚持到了去年,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?

2013年娃哈哈进入白酒行业,与茅台镇金酱酒业合作,成立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领酱国酒业,推出领酱国酒,据说当时斥资了150亿元。此后又延伸了领香国酒等产品,横跨浓香、酱香,价位从低端到中高端都有涉及。

不仅如此,娃哈哈还一度宣布与茅台镇的老掌柜、国宝等十余家酒厂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并拟在仁怀市投资打造2000亩“娃哈哈白酒工业园”。

后来,事关劳动争议的裁判文书披露“领酱国酒业在生产中曾采用发包给相关人员组织生产”,而非自行生产。彼时正值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之际,虽然领酱国酒业进行了诸多调整,但依然“水土不服”,以失败告终,最终不得不**。

知名酱酒研究专家权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跨界做酱酒,不仅需要在产能上做巨额、长期投入,对标飞天酒体做大单品,而且还需要长期坚持做品牌,即使娃哈哈做酱酒是在最近两年,依然也难以成功。

3C巨头联想旗下的子公司佳沃曾涉足葡萄酒领域,并且曾组建全新的团队负责,一时风光无两,但最终也不得不暂停,并发布公告称:“整个佳沃集团未来将会专注做水果和动物蛋白(海鲜和肉类)。”汇源集团也涉足葡萄酒产业,在法国购买了多座酒庄,此前我们也对此进行了报道(汇源的果汁退市了,汇源的葡萄酒去哪儿了?)。众所周知,破产的海航也曾入局过酒水行业。

难道入局酒水行业的大佬们,最终只有失败或者默默无闻的结局吗?其实并不尽然,当然也有做得风生水起的。

不同角色、各怀目的的

后来入局者

它们是真的要开始做酒了,还是出于商标保护的目的进行的申请?除了注册酒水相关的商标,更多的企业则是将经营业务扩大到了酒类。

同月,汉堡王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发生**变更,许可经营新增“酒类经营”“出版物零售”等。厚雪(北京)酒业有限公司也发生**变更,新增股东字节跳动关联企业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。资料显示,厚雪酒业是一家酒类产品生产商,经销白酒、果酒、黄酒、食醋、料酒等产品。

4月,吉野家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发生**变更,法定代表人由安井昭裕变更为奥河健一,经营范围新增酒类经营、食品经营(销售预包装食品)等。零食连锁专卖店来伊份也获酒类商品经营许可证。

今年,海尔智家迭代了欧洲版APP功能,将依托全球最大葡萄酒平台Vivino为葡萄酒爱好者提供红酒识别、购买等服务,且兼容海尔、Candy、及Candy旗下Hoover的所有产品,方便用户管理家电。而硅谷葡萄酒智能平台Vinovest(伟诺红酒)完成千万美元A轮融资,投资方面包括TribeCapital,HustleFund以及来自字节跳动、腾讯、谷歌等高管的天使投资。

当然,也不乏一些有趣的跨界创意。比如,特斯拉发售龙舌兰酒,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售空;钟薛高与马爹利联名推出“度数”雪糕,雪糕内含有40°的马爹利鼎盛V.S.O.P干邑白兰地。

北京卓鹏品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卓鹏提到,造成不同行业企业跨界“饮酒”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:第一是名酒品牌表现很活跃,哪怕是在后疫情时代也是如此,致使酒水成为不少企业拓展主业的首选;第二是白酒上市企业在资本板块表现强劲,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;第三是近几年来酱酒热的带动;同时,前期成功样本的带动也是原因之一,比如天士力集团。他提到,跨界“饮酒”的企业重点关注的名酒、酱酒、光瓶酒三大板块。

文、编|Kathy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标签:
文章详情页广告

随便看看

这是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