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头部广告

记忆深处的童年,零食包裹着少儿心

童年的美食是最最奢侈的,有时候得了一块巧克力糖就能快乐一天,也正是这种条件,我们才对童年的美食难以忘怀,一直长存在记忆深处。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那些年我们吃过的童年美食。

绿豆饼

外表薄薄的饼皮香酥可口,包着香甜浓郁的绿豆泥,吃上一口,满嘴留香,如果能配上一杯茶,那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。

小时候,在去学校路上,总有那么一两家糖饼店。刚出炉的绿豆饼那个香气四溢,还带着丝丝热气,一直在挑动着我们味蕾。那时候零花钱不多,身上是没几个钱,每次经过都会在外边停留片刻,只为闻多几下绿豆香,然后才咽着口水依依不舍地离开。好不容易零钱攒够了,总会第一时间地跑到某家糖饼店门前,无手头攥着钱比自豪地跟老板说,来块刚出炉的绿豆饼。饼用纸包着,不那么烫,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它的热度,一小口一小口地吃,这样感觉可以把享用美食的时间变得久一些,真想把这种快乐无限延长下去。那时候,幸福就是这么简单。

外表看似猫耳朵,这或许就是猫耳朵这一零食取名的原因吧,焦糖色的猫耳朵中间藏着个有规规律白色的圆圈,口感略硬,酥脆中带有一丝甜意,是一种油炸食品。下时候牙口也好,猫耳朵有厚点的,也有薄点的,可能我吃的那种是厚点的吧。

记得很小的时候在外婆家玩,拿着五毛钱去小卖铺买猫耳朵的时候,踮着脚都还够不到货物板,我那时嘴甜:漂亮姐姐,我要这个。我拿手指道。那位阿姨听了笑不拢嘴,还夸我很可爱,给了我一个棒棒糖(那种1毛一根的水果味棒棒糖,苹果味的很酸甜。忘记叫什么了,也很好吃)。尝到甜头的我后来我就经常去那家小卖部,那位阿姨经常的抱我,然后给我根棒棒糖。这样的快乐一直持续蔓延了一两个月。

手工糍粑

用我家乡的俗话叫做“麻糍粿”,是一种用糯米蒸熟放在特定的容器里反复捶打按压而成的美食,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每家请客时才能吃的到,把大糍粑挤成小圆球,放进盛着白糖和芝麻的圆盆里,拌好装盘,软糯糯的口感再加上芝麻的香味和白糖的甜,很香,我比较爱吃黑芝麻的,再稍大,我能一个人吃到一大盘。

到了后来,渐渐的就开始有小贩拉着三轮在大街上叫唤着卖了。参加工作后也时不时会卖点吃,但早已没以前那么能吃了,现在,嘴巴不知道是变刁了还是怎么了,吃个几个就觉得腻得慌。太甜了。

小时候的包子油饼跟现在的有些不同,那时候的包子油饼一般都是下午3点开始卖的(我是南方人),一位阿伯骑着老北京凤凰牌单车,后座放着一个大箩筐,底下用棉花什么的垫着,上面再盖上一层白棉布,以此用来保温。每次下午及时玩的再疯,也会总是把目光飘向村口,一颗焦躁的心在飞快的跳动。

阿伯的包子只卖辣的和甜的,豆沙包、豆芽包、还有萝卜丝包,豆芽萝卜丝包都很辣很开胃,只有咕噜咕噜的往肚子里灌水才能消停,棕褐豆沙馅很甜,口感细腻,只不过我更爱素包子。老伯的油饼则是一种外表类似于现代的烧饼的点心,里面没有馅,可以看到表面有些鼓起的小包。比有馅的烧饼薄一些,油饼不硬还挺软,味道有点偏甜。近年来也吃个油饼,可是味道却大相庭径,现在外面卖的油饼不如阿伯的软,而且偏脆,腻口,吃了一个就不想吃了。

哎,总之现在是吃不到阿伯的油饼包子了。

标签:
文章详情页广告

随便看看

这是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