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中,人类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,出现了
首页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海沟,最深处达6~11千米,倘若把珠峰放在沟底,它的峰顶也无法探出水面,也因此,海洋一直以来就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,人类穷尽科技也只能探索5%,可谓冰山一角。 海洋探索难度甚至远大于太空,先不谈身体机能受不受得了深海,主要是到了深海,那种幽闭感,黑暗感,静谧感,孤独感,空虚感,异域感等等感觉也不是一般人精神上能承受的。近年来随着海洋探索技术的提高,人们渐渐对其有了相对更多的认知,而对于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,很多国家更是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潜到最深处,以期发现深海处的秘密。 我们都了解,深海生物通常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000米,在这里盐度高,压力大,且终年见不到阳光,大家看不到对方所以长得很随意,而海平面以下8000米就到了生物存在的极限了,更是鱼迹罕至的地方,那么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又会出现什么生物呢? 在持续的探索下,人们终于发现了一类名为狮子鱼这种独特的鱼类,它没有鱼鳞和牙齿,表皮像是得了白化病,体型较小,尾巴和鱼鳍环肥燕瘦,在游动时像是少女的百褶裙,已算是深海鱼中的选美冠军。 由于这种鱼所生存的海域压力奇大,相当于一颗指甲盖大小的区域要承受一头大象的体重,因此基本上没有天敌,不过狮子鱼仍要和黑暗、近乎0℃的温度以及强压对抗。除此之外,人们还在2000~3000米处发现大口琵琶鱼,5000米处发现小飞象章鱼和深海龙鱼等。 当然,除各种怪异的深海生物之外,人类还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发现了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,微塑料颗粒,含量在200-2200个/L左右。可以想象,就连如此荒凉偏僻的地方都有微塑料存在,那就不用说其余的海域了。 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,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。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塑料在海洋中会分解成微小颗粒,并且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结合,生成更具毒性的物质。这些微小颗粒会被蜉蝣类或单细胞生物捕食,然后通过食物链递进,最终被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吸收。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象,有实例表明,鲸鱼的奶水中含有的塑料颗粒曾导致幼鲸的死亡。 过去,由于人类能量有限,污染也相对较少。然而,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,我们所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多,这些变化逐渐导致了环境的质变。而这些污染物通过呼吸和饮食渗入我们的身体,阻塞在各个**中,逐渐反馈到我们身上,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健康问题。 虽然我们每天也会吞下微木屑(筷子)、微铁屑(锅)和微骨屑(排骨),但微木屑可被大肠内的菌类分解,微铁屑在胃液内吸收,微骨屑则会被腐蚀并排出。而塑料在于它是人工合成的,不能被自然生物降解,成为无法消失的异物。倘若滞留于人体内,它们会频繁刺激组织,导致组织持续损伤和修复,甚至导致DNA失控。 不过如今机械工业仍推崇复合材料取代传统材料金属,如塑料、碳纤维、玻璃纤维等。复合材料具有较轻的重量,例如碳纤维的拉伸强度超过镁铝合金,高于钛合金,但密度却小于镁铝合金。这个趋势恐怕未来会更加普遍。
随便看看
- 2021-07-12Win11预览版如何升级Win11预览版安装教程
- 2021-07-12微软 官方 Win11 体检工具备受诟病,海外开发商任性开发自己的小工具
- 2023-02-22科学家重建了恐龙的生殖器,穿越千万年,终于掀开了恐龙的遮羞布
- 2021-09-12微软详细说明了如何视窗11优化系统资源,使电脑运行更快速
- 2021-07-12微软Windows11发布,UI设计完全年轻化,兼容安卓APP应用成为亮点
- 2022-05-24【寻味中华】千年鲁菜把“腻”抛:多了时鲜 少了花招
- 2022-10-08天气热没胃口?沈万三下饭菜组合49.9元包邮送到家,咸甜适中,解馋开胃!
- 2023-02-22水力发电为什么会影响地球自转速度?科学家:人类已经影响了地球
- 2022-06-04稀缺的才是有价值的:郎酒老酒拍出高价背后,青花郎的“奢侈品运营”底层逻辑
- 2021-07-12深富策略共享Win11镜像泄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