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头部广告

太阳鱼在我国泛滥成灾,但肉质鲜美刺还少,靠吃能解决问题吗?

首页

说起太阳鱼,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,更别说见过这种鱼了,事实上这是一种来自美国墨西哥北部水域的淡水鱼。

然而最近在我国的四川省多地都发现了太阳鱼的身影,这种外来入侵的物种频繁出现,是不是代表已经在我国水域泛滥成灾?有网友不禁好奇,这种鱼“能吃”吗?

根据四川当地的“钓友”表示,在成都的一些自然水域发现了不少太阳鱼,只用了半天时间,就捕获几十斤,而且鱼的个头都不小,大的有2斤左右。

而且不仅仅在成都的自然水域,就连四川其他地区的水库、河流、湖泊也发现了太阳鱼的身影,随后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给出了证实,四川的自然水域里的确出现了外来物种太阳鱼,不过从目前来看,还不至于达到“反客为主”的地步。

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,虽然这种鱼的体积不算大,但它也是个“狠角色”,因为它曾经在日本地区泛滥成灾,最后发动全民开始灭鱼。

据说是在1960年,太阳鱼是芝加哥市长作为“礼物”送给了还没继位的明仁天皇,在明仁品尝过这种鱼的味道后,决定将其引进日本。

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酷爱吃鱼的国家,有这样一道美食的加入,自然不会放过,但是在“试养”阶段,不知道是太阳鱼私自“逃跑”还是人为的放生。

太阳鱼出现在野外大大小小的自然水域中,因为没有人为的干预,太阳鱼开始疯狂繁殖,最终造成了“生态灾难”,虽然现在数量有所控制,但生态、水态还没有缓过来。

毕竟太阳鱼曾一度让日本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,所以我翻越资料,就想要具体了解一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鱼。

结果发现太阳鱼并非“一种鱼”,太阳鱼是太阳鱼科太阳鱼属下的一个鱼种,太阳鱼科下共有10个属,共有32个鱼种。

而日本所引进导致泛滥的就是蓝鳃太阳鱼,同一样在我国四川境内发现的也是这种,它原产于北美,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流域,在1987年和1998年,先后在北京、湖南以及东莞、顺德进行试养。

蓝鳃太阳鱼的个头较小,整个身体呈椭圆形,身形比较扁,重量一般都在150--500克,最大的能到1000克。

这种鱼有一个最大的特点,那就是鱼肉十分鲜美,脂肪含量较低,蛋白质高,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,更重要的它的刺非常少。

太阳鱼的生长速度很快,繁殖周期也很长,一般从每年的3月--10月可以繁殖3次,如果没有天敌的话,很快就能占领一片水域。

就算这种鱼再怎么凶猛,遇到中国的吃货们也只能束手就擒,谁让它好吃刺又少呢?对于我这种吃鱼怕刺的人来说,这种鱼再合适不过。

因为这不是我们本地的物种,所以不受保护,钓友们可以肆意地垂钓、捕捞,相信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,毕竟到目前为止,外来入侵的物种几乎已经跟不上吃货们的速度,小龙虾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
标签:
文章详情页广告

随便看看

这是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