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头部广告

教师保健│宅家过年,如何巧用调味料,美味又养生①

众所周知,调味料对我们日常饮食的滋补调味功效非常重要,比如炖肉时习惯放的八角、桂皮、香叶;凉拌菜里经常可见的香菜;烧烤时常加的佐料孜然、小茴香等等,而这其中最最常用的就是盐和醋,所以苏轼有诗为证“岂是闻韶解忘味,迩来三月食无盐。”不过我们教师朋友可能不知道,如果应用适当,这些日常的调味品可以很好的防治秋冬常见疾病,特别是结合我们教师的职业特点,在季节转换过程中,常见多发的咽痛、胃痛、失眠、关节痛和头痛等症状。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:

事实上,根据考古发现,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醋的国家,公元前8世纪的西周已经明确有关醋的文字记载。春秋战国时期,出现了专门酿醋的作坊。到了汉代时,醋才开始大规模生产。南北朝时的农业专著《齐民要术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,书**记载了米酢(古醋字)法等20多种制醋方法。

古时人们已开始应用醋治疗疾病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详细记载了醋的种类和药用价值。如《本草纲目?卷二十五》载:“(醋)释名:酢、醯、苦酒。陶弘景曰:醋酒为用无所不入,愈久愈良。亦谓之醯,以有苦味,俗呼苦酒。”这里提到了古代醋的几种别称,其中之一是苦酒。而且还提到醋具有“解毒”的功效。同时《本草纲目》记载醋具有“散诸热,治胃气,理经脉,消食”的功效。清代大家王士雄先生也在其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记述了醋的医学功效:“醋温,开胃,养***,强筋,暖骨,醒酒,消食,下气,辟邪,解鱼蟹鳞介诸毒。陈久而味厚气香者良。”前文述及,我们的教师朋友在秋冬季节转换的时候,最容易出现咽痛的症状,对于咽痛的轻症可以用淡盐水含漱的方法;但是如果已经出现咽喉肿痛、声音嘶哑,甚至不能说话等严重症状的时候,这时就可以用我们中医经典著作《伤寒论》中的名方“苦酒汤”。“苦酒”就是上文提过的醋的别称。苦酒汤由半夏、鸡蛋清、苦酒三味组成,用来治疗“咽中伤,生疮,不能言”的症状,类似我们现代的急性重症咽喉炎。方法是取制半夏15克先煎20分钟,再兑入陈醋200ml,在砂锅里小火加热,等醋汁微沸后,再冲入一个鸡蛋清,取汁趁热慢慢含咽,效果立竿见影。

各位尊敬的教师朋友,调味品的小天地,蕴含“药食同源”的大智慧,值得我们在平常细心揣摩。如果应用得当,一边品尝美味,一边收获自然、快乐和健康。

(下一期将为大家继续介绍调味家族之香菜、胡椒和茴香,敬请您的期待。)

END

编辑:马天恩

标签:
文章详情页广告

随便看看

这是广告